在這段艱難的日子里,張代紅始終為大家加油鼓勁,共同擔當。面對困難,項目部堅持“互相尊重、主動作為、積極協同、力爭共贏”的工作方針,他一方面開車前往項目現場,拍攝記錄周邊情況,積極與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溝通協調,邀請媒體前來進行正面宣傳;另一方面每周組織召開質量與安全參建人員大會,加強安全教育,了解當地風俗,自行組織和聘用安保力量來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
以精品工程為紐帶,以樹立形象為責任,憑借建設中國援巴新尤亞公路積累的良好口碑,張代紅和他的同事們在原始熱帶雨林相繼參與承建了巴新新愛爾蘭公路、巴新NAMATANAI西海岸二期公路工程、巴新Lanzerote高速公路工程等眾多項目,受到當地各界人士普遍贊譽。
時間撥回到2014年,張代紅隨巴新公司項目團隊首次踏入巴新新愛爾蘭省,映入眼簾的是破爛不堪的土路,隨處可見的大坑,年久失修的橋梁;雨季來臨時,行人及貨物從水中過往,交通極其不便。
“要為他們做點事情?!?/div>
張代紅和同事們深耕當地市場,克服了熱帶雨林無電子通訊、無生活食材、無施工材料的巨大困難,以工程為紐帶肩挑社會責任,靠著一紙書信與一葉扁舟推動著工程的有序進行。
項目部8年來共計在新愛爾蘭省修建10條公路,組織2次中國援外醫療隊義診活動、3次搶險救援行動、12次接收社會各界感謝信和稱贊表揚,14次接待當地政府高層官員。
本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想法,在各個項目初期,張代紅和同事們著手組織中外籍員工“傳幫帶”工作,通過培訓講座與日常操演,手把手教導外籍員工勞動技能;同時,為了講好中國故事,共同促進項目進展,定期組織開展中巴文化學習交流,進一步加強文化認同感。
同心共建,以實際行動走進當地,融入當地,當心意相通的橋梁逐漸搭起,項目施工受到了居民們的大力支持。
項目上的員工們回到住所時,桌子上往往會擺有當地居民自發贈送的香蕉、椰子;張代紅說在橋梁施工過程中,當地的孩子們會在上下學的路上途徑此地,一旁嬉鬧玩耍,揮手與項目人員打招呼,在他們休息時會主動湊上來學習漢語,與中國工人合影。
時至今日,中國十九冶與新愛爾蘭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成為了中資企業與當地政府合作的典范,良好的地方關系為企業在當地的滾動式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面旗 建好青年傳承之路
“他啊,在我們心目中就是一面旗幟?!闭勂饛埓t,項目部的同事如是說道。
2020年2月底,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作為第一批海外復工人員,張代紅返回到項目現場。
“張書記,有你在我們就踏實了?!笨吹綇埓t的一刻,留守新愛爾蘭省項目現場的青年黎念滿含熱淚地說道。
在青年員工的眼里,張書記有著“三幅面孔”,一個是在項目現場嚴謹細致、一絲不茍,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的形象,另一個則是體貼入微、耐心引導,定期和每個人談心解悶的形象,而在更多情況下,他更像是良師益友,有著年輕人的一股沖勁,保持著樂觀豁達的心態,閑暇之余會組織并參與到乒乓球賽、歌唱比賽、包餃子大賽等各類文體活動,在活動中和大家歡鬧嬉戲,共道家長里短,舒緩思鄉之情。
如今巴新公司管理人員中的團員青年由最初的2人發展到現在的12人,占管理人員的50%,這支海外青年軍在張代紅和一眾“老同志”的組織帶領下,先后參與了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接待服務、中國援外醫療隊義診、當地抗洪救災、“春苗行動”疫苗接種志愿服務等活動,其組織和個人多次榮獲企業青年文明號、優秀青安崗崗長等榮譽,在南太平洋的島國之上,為“一帶一路”建設貢獻著自己的青春力量。
“張書記是發自內心地深愛著這份事業,關愛著年輕人的成長,每當有人發表科創成果或職稱晉升,他都會特別開心地為大家慶祝,會親自下廚露兩手?!币恢痹谛聬蹱柼m省跟隨張代紅工作的黎念說。
唯獨對家人,張代紅有太多說不出的虧欠;長年在外地,妻子一人撐起一個家;從上學到畢業,他缺失了兒子成長的青春時光;家中的母親不善于表達,每年僅幾日的陪伴里總是寬慰他“工作重要”……
在獲得中冶集團勞模后,張代紅說他“受之有愧”,“有太多和我一樣的老同志,和他們相比我并沒有做出過什么轟轟烈烈的事,只是踏踏實實地想辦法把工作做到最好?!?/div>
“我工作快30年了,其實我們這一代老同志都一樣,作為一名海外工程人、援建工作者,想著能為我們祖國的“一帶一路”事業出點力,為巴新這個國家多做點事,國家的企業的集體的需要就是我們個人的追求?!彼f道。